hz13_wangyong 发表于 2021-11-5 20:06:31

项目生命周期H模型的整理

本帖最后由 hz13_wangyong 于 2021-11-5 20:17 编辑

以H模型对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分析,可以分为以下阶段:
第一阶段,由产品经理召集项目部所有相关人员召开需求澄清会议,产品经理负责对需求进行评审,可能需要多次会议使项目组所有成员达成共识,将最终一致认可的需求形成基线化的文档,即需求规格说明书(SRS),整个阶段预计占项目开发周期的1/4;
第二阶段,开发人员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(SRS)进行概要设计(HLD),完成后再根据概要设计进行详细设计(LLD),在这个阶段,测试人员(TE)一方面对开发人员的概要设计及后续详细设计进行评审,另一方面需要对需求规格说明书有更深入的了解,同时测试经理(TPM)编制测试方案,输出整个测试计划。整个阶段整个阶段预计占项目开发周期的1/12;
第三阶段,开发人员开始根据详细设计说明完成整个编码过程,输出项目包,在这个阶段,测试人员需要完成测试用例的编制,并对测试用例进行评审,包括交叉评审(测试人员之间的相互评审测试用例)、组内评审(项目组内包括项目经理、产品经理,开发人员及测试人员在内的所有人员进行测试用例评审)、会议评审(项目组成员及客户参加的最终测试用例评审)三个阶段,最终将评审后的测试用例整合输出用例基线文档,再由测试经理将用例基线文档输出到用例管理工具(testlink/禅道),并将测试用例分配给具体的测试人员,一般情况下,由谁编写的测试用例则由谁来负责具体测试,之后测试经理将组织人员协同运维人员搭建测试环境。整个阶段整个阶段预计占项目开发周期的1/4;
第四阶段,开发人员输出项目包提交到测试,由测试项目经理将项目部署在基于Linux系统的测试环境下,首先进行冒烟测试,即对项目的主体功能进行测试,如果不通过则打回开发进行修改,开发修改后测试需再次进行冒烟测试,直到冒烟测试通过则进入下一步系统集成测试环节,首先进行第一轮系统集成测试,即全量测试,对所有的用例进行测试,并将测试过程中发现的BUG提交给开发人员进行修改,开发人员完成修改后,测试人员进行第二轮系统集成测试,称为回归测试,又称增量测试,这一轮测试还是需要进行冒烟测试,另外对上一轮发现的BUG及其相关的模块都需要进行测试、还需对新增加的用例进行测试,测试过程中发现的BUG则继续提交给开发人员进行修改,之后进行第三轮回归测试,后续重复开发人员修改,再次进行回归测试这个步骤,直到没有BUG产生,或者在最后一轮测试中,报由测试经理批准允许有一个建议性BUG存在,移交到下一个版本修复,到此具体的测试工作完成。整个阶段整个阶段预计占项目开发周期的3/8;
第五阶段,达到测试准出要求,由测试人员输出最终的测试报告。这个阶段整个阶段预计占项目开发周期的1/24;至此,整个项目完成开发。之后进入验收测试阶段,包括由产品经理模拟用户进行的测试,即α测试,此过程相关开发与测试人员全程在场,发现的BUG当场提交开发人员进行修复,另外还有将产品交付的客户手中后由客户进行的测试,如发现问题,客户将以邮件的方式发送项目组所有成员,开发人员需及时跟进处理。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项目生命周期H模型的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