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37期_罗子鹏 发表于 2021-12-8 19:23:54

第一天笔记

SRS 规格书前端页面UI开发 OS操作系统win7,10,11MAC OS苹果基于unix开发的系统Linux开源系统(源代码) dos命令行界面win+R>cmd dir,Windows系统dos界面,查看当前位置所有文件夹命令 你们公司的系统是什么架构的?公司系统架构:C/S架构(客户机与服务器架构):1.需要下载客户端。2.客户端需要时常更新。3.用户可能略低,安全性高。4.减轻服务器压力,对服务器性能要求低。5.上传和下载速度快。 B/S架构(浏览器与服务器架构):1.直接通过浏览器进行访问。2.不需要用户更新。3.用户量可能偏高,安全性低。4.对服务器性能要求高,用户所有操作由服务器接收处理。5.上传和下载速度慢。 客户提出要求→项目需求→开展项目我们所在公司部门:研发部、软件研发部、软件开发部测试(TE):软件测试工程师——助理、初级工程师、中级工程师、高级工程师、测试架构师、专家、顾问TC:测试用例、测试案例(我方编写、执行)TE:软件测试工程师TL:测试组长TPM:测试经理 开发:编写代码开发经理:管理、技术指导 项目经理:统筹整个项目 产品经理:收集需求,整理项目需求分析师:协助产品经理 运维人员:维护公司环境,项目发布和部署 DBA:数据库管理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BUG:导致软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简称L1--A:致命L2--B:严重(主体流程)L3--C:一般L4--D:建议、提示 测试用例:根据需求文档分析需测试点,以测试点编写相关测试步骤、对应的预期结果,并执行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描述功能,显示操作步骤,已知预期结果的一个文档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编写→执行→处理
1>瀑布模型:   1-1.测试最后介入,问题最后发现    1-2.不能跨阶段关注    1-3.适合需求稳定项目    1-4.每个阶段都会生成对应的文档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2>V模型:主要了解各个阶段会生成之文档ST和IT合并称为SIT;即系统集成测试    2-1.需求说明:分析需求规格说明书(SRS),在公司中通过澄清会议对需求中的问题进行说明      2-2.系统工程设计阶段:主要考虑整个系统需要实现什么功能      2-3.概要设计阶段HLD:把系统功能划分为多个模块,以及模块和模块之间接口设计      2-4.详细设计阶段LLD:面向着某个模块里面的内部实现过程      2-5.编码:根据详设的要求去编写相关的代码      2-6.单元测试UT:主要测试具体一个模块里面的代码有没有满足详设的要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检查代码逻辑(开发)      2-7.集成测试IT:将整个项目的模块拼接并测试是否正常运行      2-8.系统测试ST:不单保证当前模块是否正常运行,还需保证相关联模块是否正常    2-9.验收测试UAT:正式及非正式验收            2-9-1.非正式验收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(1) α(aerfa)验收:公司内部组织,开发与测试,即时处理问题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(2). β(beta)验收:特定用户验收测试,通过反馈修复问题          2-9-2.正式验收:正式版本,由广大用户使用 *一般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一起做,SIT
一般公司有哪些环境开发环境dev:开发人员写程序代码的服务器环境测试环境sit:测试人员对软件进行测试的服务器环境验收环境、预发布环境uat:验收人员模拟生产环境的数据对软件进行验收生产环境、真实环境、线上环境(prod):给广大用户使用的服务器环境,是公司盈利的环境 优点: (1)改进了瀑布模型         (2)反应的测试活动与开发阶段有对应关系         (3)添加了测试策略,分别对底层的代码进行了测试,也对用户的需求进行测试缺点: (1)还是一个串行模型,前期阶段出现的问题仅能在后期发型         (2)测试介入的时间较晚,软件开发周期的编码阶段之后才介入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3>H模型准备阶段:1.进行需求澄清会议,由产品经理召开,一般参加人员有:整个项目的所有人员(项目经理、开发、测试、运维人员),需求澄清会议各方确认无大问题,便可输出基线化的需求文档(*基线化:不会有大改动)2.分析开发输出的概设和详设文档3.测试经理输出测试计划或者测试方案4.测试人员根据任务需求文档编写测试用例,   进行用例评审会议(测试经理召开)   组内评审(交叉评审):测试组内的同事进行相互的评审   组外评审:项目成员进行评审,一般是跟当前需求相关的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,产品经理一起进行5.评审通过后便会形成用例基线文档,测试经理将其提交至用例管理平台(testlink,禅道),分配给对应测试人员6.搭建测试环境 执行阶段(开发进行提测、转测、转测试,开发人员将完成代码打包自测后提交于测试人员,一般一天内)7.部署项目:把开发的代码包部署到测试环境,并且运行,一般是由测试运维或测试经理、测试骨干执行8.冒烟测试:(1)测试当前版本的主体功能和重要分支功能(2)一般不会超过半天(3)冒烟测试不通过就进行版本打回 冒烟测试的用例是怎么进行挑选?    选择和主体功能相关的测试用例和用例级别比较高的测试用例 9.冒烟测试通过后,可以进入SIT1测试(第一轮系统集成测试),SIT测试一般分为3轮 每一轮测试用例是怎么进行挑选的?SIT1测试选择全量的测试用例(当前版本相关的所有测试用例)SIT2/SIT3测试(回归测试,相对于SIT1的回归),选择的是:(1)上一轮测试出现的BUG的测试用例需重新进行验证(2)BUG相关模块的测试用例(3)每一轮都要进行主题功能的测试(也就是每一轮都要选择冒烟测试用例)(4)可以选择你觉得可疑的测试用例和测试场景(5)测试人员补充的测试用例 为什么要补充测试用例?因为开发过程,我们测试人员并不知道最终开发出来的产品是不是我们预期的,所有在开发完成之后才能看到所有的相关页面,为了避免漏测的情况,我们需要及时的补充测试用例 10.整个测试周期,BUG的数量应该是呈收敛的趋势11.输出测试报告,需要达到测试准出条件(0BUG上线),当然可遗留1-2个建议性的缺陷,遗留的BUG必须明确后续的版本进行修改12.回归测试分为两种情况:(1)SIT过程的回归测试,除了SIT1以外的测试都叫回归测试(2)SIT过程以外的回归测试,主要是对整个系统进行回归 冒烟测试与回归测试的区别?冒烟测试:又称为版本构建测试,提交测试,每一次版本构建(代码提交)时都要进行的测试,对版本的基础功能和主体功能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进行的测试,一般不超过半天,两小时左右,不通过直接打回回归测试:系统维护阶段进行,对原有的功能缺陷进行验证测试区别:测试阶段不一样,冒烟测试是在版本提交时进行,回归测试是在系统维护阶段执行 在测试过程中,执行测试用例时,发现一个问题(用例不通过),就要及时进行提交BUG的操作,叫做提单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4>敏捷模型:1.重点明确,及时调整:往着一个目标去开发,出现偏差就及时进行调整2.倾听用户的声音,相信用户的直觉:面向市场用户的需求进行开发3.勇于创新,小步快跑:头脑风暴,什么相关的功能都可以提,有问题不适合直接剪掉,适合用户的持续进行改进4.持续不断地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:频繁迭代,保证主体功能无误,允许小问题,但需要及时进行修改5.持续提升整个团队的产品能力: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第一天笔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