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1286126730

新手上路

  • 5

    积分

  • 1

    帖子

  • 0

    精华

推荐阅读

  • 便民服务
  • 关注我们
  • 社区新手
    前期:产品经理(客户)提出产品需求,开发测试论证需求可行性。通过后成立项目计划书,并提供产品说明书(产品功能书)
    中期:1.开发工程师根据产品说明书,设计产品概要框架(基本架构),测试经理(工程师)跟踪概要框架结构模型和设计进度时间,并初步了解产品说明书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 2.产品搭建——开发工程师根据产品概要框架,设计产品详细框架(详细架构),测试经理(工程师)跟踪详细框架模型和设计进度时间,并深入了解产品说明书,同步开始设计测试方案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 3.测试方案(测试用例)——开发工程师完成产品代码编写并完成单元测试(白盒测试),测试主管或工程师(TE)根据测试计划方案,出具测试用例(TC)并进行测试用例和方案的内部评审(交叉评审),内部评审通过后进行项目组评审(开发、测试、产品、运维等人员),通过后形成用例基线文档按计划进行测试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 4.正式测试(灰盒测试)——测试经理或工程师搭建测试环境并用例基线文档输出到测试环境(或例测试工具),之后根据测试计划方案(用例)将测试用例(TC)分配给测试工程师(TE)进行测试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4.1 SIT1:进行第一测试,首先进行冒烟测试。通过在进行系统集成测试。冒烟测试(主体功能测试)不通过打回开发从修复完善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4.2 SIT2:系统集成测完成,并部分测试用例出现BUG,将BUG打回开发重新进行修复。修复完成后将已修复的BUG测试用例重新进行测试,并需在进行冒烟测试(主体功能测试)和部分连带功能测试。通过发送至产品经理验收,不通过重复4.2流程,直到零BUG
              5.验收测试——产品经理或第三方客户进行软件测试(黑盒测试)
     后期:产品运行维护,由运行维护人员收集反馈产品问题BUG,并通过定期会议对BUG进行产品项目评审,更新修复产品BUG或漏洞。

分享至 : QQ空间
收藏

0 个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