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推荐阅读

  • 便民服务
  • 关注我们
  • 社区新手
H模型的项目流程步骤如下:
(1)SRS澄清(也称作为需求评审):产品经理组织项目全体相关人员参加澄清会议进行需求分析,并由产品经理一人主持演讲,当SRS澄清会议通过之后,并出需求基线化文档也就是需求规格说明书)(基线化:意思是当前状态不会轻易修改)。
(2)当开发线进行概要设计(HLD)的时候,而测试线进行评审概要设计(review HLD),并继续了解说需求明书(SRS)
(3)当开发线进行详细设计(LLD)的时候,而测试线进行评审详细设计(review LLD),并继续了解需求说明书(SRS)、并且测试经理(TPM)输出测试计划。
(4)当开发进行coding的时候,测试人员(TE)需要输出测试用例(TC:TestCase)、进行多类型评审、最后进行上传用例。
多次评审:测试组员进行
交叉评审:测试组内同事之间对用例进行评审
组内评审:项目组内对用例进行评审(项目,产品。开发,测试经理)
会议评审:会有客户参加
Testlink:用例管理工具(一般使用“禅道”工具:用例管理工具)、最后就是任务分配,谁编写的用例谁去测试

(5)测试经理(TPM)或者骨干成员或者运维工程师进行测试环境搭建,开发编程完并提交项目包,由测试经理(TPM)将项目部署在测试环境下(基于Liunx系统)。并进行冒烟测试(对产品的主体功能进行测试)如果主体功能不通过,测试会将开发的代码打回给到开发进行修复,冒烟测试通过,进入系统集成测试(也就是SIT测试)。
(什么是主体测试?例如:测试汽车时候,汽车主体功能无法跑;而测试网页界面的时候,主体功能登录无法进行登录操作。)
(6)提测:是在冒烟测试(主体测试)不通过的前提下开发修复完成后并将代码打包提交给到测试,又称为转测

(7)SIT测试分为:
SIT1:称为第一轮系统集成测试,又称为全量测试(测试全部编写的测试用例),需要执行所有编写的测试用例,发现了bug
直接提交给到开发人员进行修复(假如写了1000条用例,要执行1000条用)
SIT2:称为第二轮系统集成测试,又称为回归测试,还称为增量测试(需要测试新增加的用例)。测试上一轮发现的bug用例、新增加的用例测试、测试上一轮发现bug的相关模块用例、同时也需要进行冒烟测试(假如写了1000条用例,要执行450条左右)
SIT3:回归测试(假如写了1000条用例,要执行200条用)  
SIT4:回归测试(假如写了1000条用例,要执行80条用)
(8)达到测试标准,输出测试报告,并将测试代码上传至生产环境。

分享至 : QQ空间
收藏

0 个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